【鹰中科普】百日咳 不容忽视的“咳嗽”
发布日期:2024年06月06日
百日咳
不容忽视的“咳嗽”
百日咳是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。目前全球多地都正处于百日咳疫情流行的高峰时期,我国百日咳疫情今年也呈上升趋势。
1.什么是百日咳?
由百日咳鲍特菌引起的,为法定报告的乙类传染病。该病病程较长,典型症状可表现为持续 2—3 个月的咳嗽,故称为“百日咳”。
2.哪些人群会得百日咳?
各年龄人群均可见百日咳发病,其中无免疫史的5岁以下婴幼儿发病风险更高。患儿年龄越小,出现并发症和重症的风险越高,严重者甚至导致死亡。有 1 岁以内婴儿的家庭,如家庭成员中出现持续咳嗽病例,应尽早就诊,且避免与婴儿密切接触。
3.百日咳如何传播?
1.百日咳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,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,如感染者咳嗽、打喷嚏等将细菌播散到空气中,易感者因吸入带菌的飞沫而被感染;也可经密切接触传播。对婴幼儿来说,感染百日咳鲍特菌的父母或其他同住人员是主要传染源。
2、潜伏期:通常为5—21天,平均7—14天。
3、传染期:从潜伏期开始至发病后6周内均有传染性,尤以潜伏期末至发病后2—3周内传染性最强。
4.出现哪些症状需要及时就医?
典型的百日咳病例,可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1—2 周后,出现阵发性痉挛性咳嗽,并伴有鸡鸣样声音,咳嗽夜间加重,可伴有呕吐。婴儿病例、有免疫史或百日咳病史者,感染后症状多不典型,其中婴儿病例感染后多无典型痉挛性咳嗽,易出现发绀、气促、呼吸暂停,甚至窒息,出现以上相关症状要及时就医排查,以免延误治疗。
5.预防措施有哪些?
1、暴露后预防
在共同生活、居住、学习、工作中,与百日咳病例(发病前1周至发病后3周)有接触史者,应进行自我健康监测21天,期间如无咳嗽、流涕、发热等不适症状,可正常学习与工作;避免与婴幼儿和孕产妇等重点人群近距离接触,减少前往人群密集场所。一旦出现咳嗽、流涕、发热等症状,应及时就诊。
对未全程接种含百日咳成分疫苗的婴幼儿、家庭内和托幼机构的密切接触者、有明确接触史的托幼机构工作人员、婴幼儿看护者、新生儿病房医务工作者等人群,建议暴露后21天内(尽可能在暴露后1—2周内)在临床医生指导下接受药物预防。
2、接种疫苗
百白破疫苗是国家免疫规划疫苗,接种百白破疫苗可以降低婴幼儿发生百日咳重症和死亡的风险。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,在此提醒3月龄至5周岁的儿童应尽早、全程接种百白破疫苗,未全程接种的适龄儿童应尽早补种。
3、佩戴口罩
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措施,可有效减少病原体传播。家长出现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,近距离接触照护婴幼儿时应科学佩戴口罩,降低婴幼儿的感染风险。
4、养成良好卫生生活习惯
公众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,勤洗手、常通风,咳嗽或打喷嚏时用手肘或纸巾掩住口鼻,注意合理作息和适当的体育锻炼。
供稿丨公 卫 科
编辑|陈 昊 斯
审核|许 翔
审批|吴 秀 群
版权所有 江西省鹰潭市中医院 非授权允许 不得转载本站信息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09006596号-2
地址:江西省鹰潭市月湖区胜利东路45号 电话:0701-6222461 邮编:335000